欧盟有机认证远程审核一对一服务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培训(doc72页)[免费下载]内容简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培训目录:
1.1保护环境,善待生命
1.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1.3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及组成
1.4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体系的不同
1.5企业贯彻ISO14000标准的益处
1.6ISO14001标准特点
第2章基本概念
2.1环镜
2.2环境影响
2.3环境因素
2.4环境方针
2.5环境目标
2.6环境指标
2.7组织
2.8相关方
2.9环境绩效(表现)
2.10持续改进
2.11污染
2.12环境管理体系
2.1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第3章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解析
3.1概述
3.2ISO14001与ISO9001标准要素对照
3.3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3.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与其他要求
4.3.3目标和指标
4.4实施和运行
4.4.1组织结构和职责
4.4.2培训、意识与能力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监测和测量
4.5.2不符合、纠正与措施
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
上一篇:尚无数据
下一篇:
iso13485认证中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ISO13485认证标准原文要求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管理者应确保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上面这句话看似很空,其实有很多工作可做或已在做。
1) 新版ISO13485认证体系2017 标准5.2 规定了 管理者承担确定和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职责。
2)新版ISO13485认证体系2017标准5.2 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来自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这表明,无论谁实际执行与顾客
和监管机构沟通, 管理者负责确保这些要求得到理解,并配置必要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宜考虑以下输入:
——适用的法规要求;
——国际或者 标准;
——顾客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要求,包括可用性要求;
——顾客投诉;
——反馈;
——标杆管理;
——市场趋势、统计和预测信息。
ISO13485认证机构在审核时会考虑处理上面输入的活动示例如下:
——设计开发过程;
——风险管理;
——管理评审;
——投诉调查;
——纠正措施或者措施。
作为输出,组织可以考虑与如下事项相关的决策和措施:
——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现有产品的重新设计;
——新的或修订的标识;
——忠告性通知;
——风险管理报告/文档;
——改进;
——质量计划;
——方针、过程或者程序的修订。
3) 管理者需要确保采取的措施可应对风险和机遇并取得预期结果。如果没有,宜继续采用PDCA 的方法并且分配职责,继续改
进,直到满足顾客要求并符合适用的法规要求。
作为ISO13485认证体系应用组织和ISO13485认证机构应遵循同一
软件标签:
iso140002015标准pdf是一本关于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文件,让你能够按照环保的各项要求指标完成自身工作,严格的遵守 环境质量标准,同时通过阅读此材料就能够实现iso14000认证,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吧!iso140002015版官方介绍
ISO14001:2015CD2版ISO14001标准的前3部分将与ISO14001:2004相同,分别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术语和定义。为了促进许多相关方的管理效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管理体系标准(高级结构-HLS)1开发了标准化的高级结构。
iso140002015标准特色介绍
ISO14000新版标准展望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保持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新版ISO14001标准将促进企业建立以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和潜在的事故,运行中对重点风险源、重要和敏感区域定点定期进行管理,实施和保持风险预警及应急预案,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生态设计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在组织内的有效应用有助于组织通过生态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过程,生产环保、绿色低碳的产品,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概况介绍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的10章分别为: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与定义,4组织环境,5领导力,6策划,7支持,8运行,9绩效评价,10改进。
管理的含义
ISO14001:2015CD2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提及20个新概念如符合性义务、环境条件、风险、价值链、生命周期等,并考虑了如下11个环境主题,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管理、环境绩效的透明度和责任,污染及环境保护,生命周期, /国际政策议程,增加ISO14001在小型组织中的应用及不阻止或排除入门级水平,考虑组织环境及其相关方的参与,和与外界的沟通方面控制环境影响等。
严格遵守质量体系
尤其关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和能够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的当地、区域或全球环境条件。针对识别为关键的问题或挑战,将减缓不利风险的措施或开发有利机会整合到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策划中。
战略环境管理的主题是新增加的亮点,将环境管理增加到组织战略策划过程中。了解组织环境的新要求、结合识别和利用环境有关的组织风险,包括改进的机会,有助于实现组织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10012:2003)的实施
讲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如何在计量体系中应用(一)
国际组织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若想成功地领导和经营其企业,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透明的方式对其企业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企业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获得成功。一个企业的管理活动涉及多方面,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与管理、财务管理、计量管理等。计量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实施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于1995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了约两年时间,吸纳了国际上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整理并编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同时又把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应用于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10012是由ISO/TC176的SC3技术分委员会制定的,因此,在ISO10012的引言和相关要求中都提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应适用于ISO10012标准。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和计量管理的基本、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成为质量和计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企业领导有效实施质量和计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以下分析在ISO10012中应如何贯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ISO9000标准要求: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1.了解并掌握ISO10012对顾客需求的有关要求
ISO10012标准中多次提出应满足顾客的需求,如:
(1)在ISO10012的“引言”中指出:
“以下情况可能引用ISO10012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2)在ISO10012“5.3条”中指出:5.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①将顾客的需要确定下来并转化为计量要求;②计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③能证明和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3)在ISO10012“8.2.2条”中指出:
“顾客满意:计量职能应就顾客的计量要求是否已满足来监测有关顾客满意度的信息。”
按照ISO10012上述要求去做,就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2.什么是顾客的要求
“顾客”一词是代表性的含义,它代表了市场的需求,代表了政府和法律的要求,代表了所有外部和内部用户的意见。顾客对计量工作的需求和期望往往不会直接提出。顾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法律和法规对产品的性和公平性要求,以及企业的协作者对企业的要求,还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模拟市场时的相互要求等。这些要求有的是明确的,如技术标准和合同等;有的是隐含的,如性和公平性要求。
3.顾客要求应转化为计量的要求
ISO10012标准提出了顾客要求应转化为计量的要求并提出应监测顾客的要求。
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确保将上述顾客要求和期望确定下来并将其转化成计量要求。把这些要求表示为 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率、环境条件或者操作技能要求等计量要求。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满足各方面的计量要求,并能提供数据证明体系满足了顾客的要求。
4.测量管理体系如何满足顾客对计量的要求
(1)计量管理职能通过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来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够满足这些计量要求。并通过对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受控程度来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计量要求。要证明这些计量要求能够符合产品的技术标准、规范、合同的要求,符合对测量设备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满足计量要求也就是满足了顾客的要求。
(2)监测顾客满意度
计量职能部门应依据顾客的计量要求是否已满足来监测有关顾客满意度的信息。ISO10012标准明确要求要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8.2.2)。企业可以借助于数据分析提供所需的顾客满意的信息,进一步通过纠正措施和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二、领导作用的原则
ISO9000标准的要求:
b.领导作用
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1.企业计量工作为什么要实行“领导作用”这一原则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计量管理体系也适用于这条原则。计量的特点之一是:“统一性”。这是计量学本质的特性。计量失去统一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计量的统一性不仅限于一个组织,也体现在一个企业,一个 ,甚至体现在全世界。在企业计量工作中,要达到统一性,就必须取得 领导的重视,发挥领导作用,否则就无法实现统一性。因此,计量的另一个特点是“权威性”。没有高度的权威,就很难实现“统一性”;要做到权威性,就必须发挥领导的作用。
2.ISO10012条款中体现了“领导作用”的原则
实现“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组织、 领导以及计量职能部门提出职责和任务,从而体现加强企业领导的作用。
如,“ISO10012条款中多次提出:
5.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 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
指南: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5.3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量过程的客观的性能准则、程序及其控制。
5.4管理评审
组织的 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 管理者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和评审质量目标。应记录所有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
3.企业 领导承担的职责
企业 领导应承担的职责是:
①应为建立和维护企业计量体系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相关条件,这些条件统称为“资源”。
②企业 领导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组织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以保证它被连续有效地执行并满足需要。在评审体系时,企业 领导应保证提供评审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人员以及文件资料等条件。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计划和安排应纳入企业的文件中。
③建立并保持计量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企业应建立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的职能,以保证计量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这是加强企业计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体系的职能。由于计量工作可能贯穿到整个企业,所以,计量职能不单是指计量职能部门的职能,还包括整个企业与计量有关的职能。
4.企业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是:
①首先应该建立和制定维持并不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②测量管理体系应该满足顾客对计量的要求。
③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质量目标。
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规定实施测量过程的程序和客观准则,并对它们进行控制。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制定的测量体系的质量目标是不相同的。
在ISO10012标准中,专门对企业计量管理职责规定了19条要求。这充分体现了“领导作用”这一原则在ISO10012中的贯彻。这是过去任何有关计量管理的国际标准中都没有过的,充分说明国际标准也认识到了计量管理职责的重要。该标准要求企业应建立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的职能,以保证计量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这是加强企业计量工作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未完待续)

- 不锈钢管304价格价格基本介绍 2025-10-28
- 公司指路牌灯箱工厂直销 2025-10-28
- 不锈钢复合管道路护栏质量广受好评 2025-10-28
- 专业销售Q420C无缝方管-现货供应 2025-10-28
- 铝合金护栏源头厂家桥梁铸铁支架 2025-10-28
- 缆索公路防撞护栏十余年厂家 2025-10-28
- k9球墨铸铁管定制批发 2025-10-28
- 喷烤漆房厂家源头厂家 2025-10-28
- 桥梁护栏现货批发 2025-10-28
- 口碑好的景观护栏供货商 2025-10-28
- 墙绘壁画墙面画画好评度高 2025-10-28
- 小区景观小品全国发货 2025-10-28
- pe硬式透水管现货齐全 2025-10-28
- 镇江到仔猪运输空调车快捷 2025-10-28
- 乡村改造,稻草漆厂家,环保涂料,仿夯土涂料施工全包价 2025-10-28
